【吴鲁芹】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吳魯芹

拼音

wú lǔ qín

怎么读

【吴鲁芹】的意思和解释

【吴鲁芹】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目录
生平

吴鲁芹,1918年(1918年)生于上海市,1983年(1983年)病逝于美国,年六十六。本名吴鸿藻,在进入新式学堂之前从师学古文、习书法,二十岁时进入迁校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外文系就读,大二罹患肺病于乐山上老霄顶的庙中养病。虽抱病在身仍以第一名毕业,后任教于母校武汉大学。1949年到台湾省,任教于台大外文系、省立师范学院(台师大前身)、淡江英专(淡大前身)及政大。五十一年赴美讲学一年,即滞居美国,任职于美国新闻总署撰述,1979年退休。逝世以后所创设的「吴鲁芹散文奖」,主要是纪念他在散文的创作上的成就。

观点

先生的散文下笔矜慎,以自身经验感受为主题,及对师友的感念,旁徵博引,真情流露。典型的吴氏散文,典雅、潇洒地融合正反两面的对立感。严肃与轻松的风格交替出现,全篇则达到优雅的平衡。他信守章沦清老师「要在心中嚼几遍才下笔」的写作态度,故有:「以量取胜,不是怎样有出息的事」之言。

关于作家

《美国去来》、《师友、文章》、《鸡尾酒会及其他》、《瞎三话四集》、《吴鲁芹散文选》、《英美十六家》

评价

  在台湾文坛,吴鲁芹被誉为林语堂大师的传人,可以和梁实秋媲美。吴鲁芹的写作,自我调侃,但他永远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不像梁实秋的幽默是批判别人的缺点。他擅长自我贬抑,以宽容的态度来面对人世,与世无争。梁实秋在《读联副三十年文学大系》一文中,说吴鲁芹的散文有谐趣,他的散文长处不在诗情画意的感性,而在人情世故、事态物理的意趣之间。「梁实秋的散文向内———中国传统文化,而吴鲁芹向外———他有着深厚的西学背景和西方视野。」陈子善教授评价说。文学史家夏志清教授的评论则是,上承晚明小品,旁借英国散文「幽默」传统。但在国内这边,读者对梁实秋的认知度远高于吴鲁芹。「这是因为梁实秋在1949年前就已经出名,而吴鲁芹真正进入文坛已经是1950年代,而且是在台湾。两岸的分离,让祖国大陆对他一无所知。」陈子善说。
  吴鲁芹生前戏撰墓志铭:「此处躺着某某,对他的什么形容词都不需要。」1983年7月30日下午,吴鲁芹与太太参加邻居酒会,离开时走下石阶跟朋友握手道别时,心脏病突发,撒手归去。他去世时,余光中称其为「爱弹低调的高手」,这也就成为谈吴鲁芹的一个经典的句子。
  余光中说,吴鲁芹逝去,他那一代的散文家又弱一个,「但悲悼之情淡下来后,又觉得他那样的死法,快而不痛,不失痛快,为他洒脱的人生观潇洒作结,也可谓不幸之幸。」



参考资料: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