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来怎么写

简体

繁体字

拼音

lái

来怎么读

笔画数

7

笔画顺序

  • 丿
  • 丿

【来】字是什么意思、字义及解释

甲、落哀切。

一、麦之本字。《说文解字》:「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二麦一夆,象其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诗》曰:『给我来麦。』。」段注:「二麦一夆,各本作一来二缝,不可通。惟思文正义作一麦二夆,今定为二麦一夆。夆即鏠字之省,许书无峯,则山端字可作夆,凡物之标未皆可偁夆。夆者,朿也。二麦一夆为瑞麦,如二米一稃为黍,葢同夆则亦同稃矣。」;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往来之来,正字是麦;菽麦之麦,正字是来。三代以还,承用互易。」

二、由彼之此也。《诗经·邶风·终风》:「莫往莫来,悠悠我思。」;《史记·孔子世家》:「衞灵公闻孔子来,喜郊迎。」

三、还也、归也。《易经·杂卦》:「升不来也。」注:「来,还也。」;《左传·文公七年》:「其谁来之。」注:「来,犹归也。」;《战国策·秦策》:「使者未来。」注:「来,犹还也。」

四、至也。《尔雅·释诂》:「来,至也。」;《诗经·小雅·采薇》:「我行不来。」传:「来,至也。」

五、将来、未来。《论语·微子》:「来者犹可追。」皇疏:「来者,谓未至之事也。」;《汉书·五行志》:「举往以明来。」

六、招致也。《周礼·春官·乐师》:「诏来瞽臯舞。」;《礼记·中庸》:「来百工,则賐用足矣。」;《吕氏春秋·季冬纪·不侵》:「不足以来士矣。」注:「来,犹致也。」

七、由某时以迄某时之间也,由也。《孟子·尽心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入秋来,眠食何似。」

八、丕成也。《吕氏春秋·士容论·辨士》:「故不能为来。」注:「来,丕成也。」

九、有余也。或不足之词。《水浒传·五十四回》:「李逵看那铁鎚时,约有三十来斤。」按,三十来斤,疑即三十来往之斤数,谓三十斤左右也,往字疑因语便而略。

十、犹做也。如俗语云来不得。

十一、哀也。汉、刘熙《释名·释言语》:「使来人己哀之,故其言之低头以招之也。」

十二、勅也。《周礼·春官·乐师》:「诏来瞽臯舞。」司农注:「来,敕也。」

十三、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

十四、是也。加强语气之助词。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来,词之是也。《诗·谷风》曰:『不念昔者。』伊,惟也;来,犹是也。言君子不念昔日之情,而惟我是怒。」

十五、句中,句未之助词。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来,句中语助也。《庄子·大宗师篇》:『子桑户死,孟子反琴张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嗟来,犹嗟乎也。来,句未语助也。《孟子·离娄篇》曰:『盍归乎来。』《庄子·人间世篇》曰:『尝以语我来。』又曰:『子其有以语我来。』来字皆语助。」;《史记·孟尝君传》:「长铗归来乎。」;晋、陶潜〈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知是儿孙鬭草来。」

十六、玄孙之子为来孙。与倈同。《尔雅·释亲》:「玄孙之子为来孙」注:「言有往来之亲。」郝懿行义疏:「《释名》云:『此在无服之外,其意疏远呼之乃来也。』此说来字,似望文生义,伂之言离也,离亦远也。」;《集韵》:「倈,玄孙之子为倈孙,通作来。」

十七、勤也。与勑通。《尔雅·释诂》:「来,勤也。」释文:「来,本作勑。」;《诗经·小雅·大东》:「职劳不来。」传:「来,勤也。」

十八、或作徕、涞、来、逨。《集韵》:「来,或从彳从辵从走。」;《尔雅·释训》:「不诶,不来也。」释文:「来,本作徕,又作涞。」

十九、姓也。《史记·殷本纪》太史公曰:「余以颂次契之事,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唐书·宰相世系表》:「来氏出自子姓,商之支孙,食采于郲,因以为氏,其后避难去邑,秦徒新野。」;《广韵》:「来,又姓。后汉来歙光武姑子。《蜀志》云:『荆楚名族有黄门侍郎来恒。』俗作平。」

乙、洛代切。

与勑、徕同。《说文解字》:「勑,劳也。」段注:「此劳依今法读去声。《孟子·滕文公上》:『放勳曰:『劳之、来之。』。』〈诗序〉曰:『万民离散,不安其居,宣王能劳来,还定安集之来。』皆勑之省,俗作徕。」;《集韵》:「勑,《说文》:『劳也。』或从彳,亦作来。」;《孟子·滕文公上》:「放勳曰:『劳之、来之。』。」集注:「劳、来,皆去声。」

丙、六直切。
或作莱、麶、麱。《集韵》:「来,或作莱、麶、麱。」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