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信怎么写

简体

繁体字

拼音

xìn

信怎么读

笔画数

9

笔画顺序

  • 丿

【信】字是什么意思、字义及解释

甲、息晋切。
一、诚也。不疑也。从也。汉、许慎《说文解字》:「信,诚也,从人言。」;《易经·系辞上》:「人之所助者信也。」;《周礼·地官·司市》:「以质剂结信而止讼。」疏:「释曰:『质剂,谓券书,恐民失信有所违负,故为券书结之,使有信也。民之狱讼,本由无信,旣结信则无讼,故云止讼也。』。」;《左传·僖公七年》:「守命共时之谓信。」;《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疏:「与朋友结交,而得无不诚信乎。」;《论语·泰伯》:「悾悾而不信。」;《国语·周语》:「吾以为信畜矣。」注:「信,诚也。」;《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史记·夏本纪》:「百兽率舞,百官信偕。」
二、明也。审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信罪之有无。」注:「信,犹明也。」;《左传·定公八年》:「盟以信礼也。」注:「信,犹明也」;《国语·周语下》:「言以信名。」注:「信,审也。」;《吕氏春秋·孟秋纪·禁塞》:「以信其事。」注:「信,明也。」
三、知也。《淮南子·泛论训》:「乃信始于异众也。」注:「信,知也。」;宋、吕滨老〈沁园春〉:「岂信如今,不成些事。」
四、验也。《老子·第二十一章》:「其中有信。」王注:「信,信验也。」
五、符契。汉、扬雄《法言·修身》:「信,符也」;《前汉书·平帝纪》:「《汉律》:『诸乘传者,持五尺木转信。』。」注:「两行书缯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乃得过。或用木为之。」;《后汉书·窦武传》:「取棨信,闭诸禁门。」
六、从也。《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师尊则言信矣。」注:「信,从也。」
七、敬也。三国魏、张揖《广雅·释诂一》:「信,敬也。」
八、保也。《战国策·秦策》:「慈母不能信也。」注:「信,犹保也。」
九、任也。《荀子·哀公》:「明主任计,不信怒;闇主信怒,不任计。」注:「信,亦任也。」
十、再宿为信。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信,按,谓之申者,重宿之义。」;《诗经·周颂·有客》:「有客信信。」传:「再宿曰信。」;《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
十一、海之水定时满潮也。《名山记》:「一月之间,生明生魄潮,亦再盛焉。生明之潮,自前月二十六长水,谓之起信。历晦朔至月初三,谓之大起信。初四潮势渐杀,谓之落信。历上弦至月十日,谓之小信。生魄之潮,则自十一始长,历望至十八而盛,自十九使杀,历下弦二十五而衰。其起落大小之信,亦如之。」
十二、使者。与讯通。明、张自烈《正字通》:「信,古人谓使者曰信,与讯通。」;宋、程大昌《演繁露》:「晋人书问凡言信至或遣信者,皆指信为使臣也。」;《史记·韩世家》:「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遣信使,晓谕百姓。」;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司马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明、杨慎《丹铅总录》:「古者谓使者曰信,虞永兴帖云:事以信人口具。凡言信者,皆谓使者也。今之流俗,遂以遣书馈物为信,故谓之书信。」
十三、音讯也。南朝梁、沈约〈白铜鍉歌〉:「若欲寄音信,汉水向东流。」;唐、康骈《剧谈录》:「以为登科之信。」
十四、易乾为信。《易经·大有卦》:「自天右之。」虞注:「乾为信。」
十五、五音宫为信。《汉书·律历志》:「宫为信。」
十六、五行土为信。《左传·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服注:「土为信。」;《孟子·公孙丑上》:「四端。」集注:「愚按,四端之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无专气,而水火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故土于四行无不在,于四时则寄王焉,其理亦犹是也。」;《汉书·魏相传》:「中央之神黄帝。」注:「土为信。」
十七、五行之水神为信。《李纪·中庸》:「天命之谓性。」郑注:「水神则信。」
十八、古文作、訫、。《说文解字》:「信,古文信省也。訫,古文信。」;南朝梁、顾野王《玉篇》:「,古文信。」;《集韵》:「信,古作訫。」
十九、姓也。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信氏,《风俗通》:『魏公子信陵君之后。』。」
二十、佛-佛学之信,非理能辨。《唯识论·卷六》:「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
乙、升人切。
一、与伸通。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信,叚借为伸。」;《易经·系辞》:「以求信也。」释文:「信,本作伸。」;《诗经·邶风·击鼓》:「不我信兮。」释文:「信,即古伸字也。」
二、与申通。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信,叚借为申。」;《谷梁传·隐公元年》:「春秋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注:「信,申字,古今所共用。」;《韩非子·十过》:「不谷之国虽小,卒已悉起,愿大国之信意于秦也。」注:「《战国策》:『作愿大国遂肆志于秦。』《小尔雅》云:『肆,缓也。』《广雅》云:『信也,犹云展放也,言缓与秦和之事也。信,申也,申亦缓意。』。」
三、与身同。《周礼·春官·大宗伯》:「侯执信圭。伯执躬圭。」注:「信,当为身,声之误也。身圭、躬圭,盖皆象以人形,为瑑饰,文有麤缛耳。」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