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夫】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桓夫

拼音

huán fū

怎么读

【桓夫】的意思和解释

【桓夫】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目录
桓夫
生平:

桓夫即陈千武,本名陈武雄,以笔名桓夫写作现代诗,以陈千武的名字写小说。一九二二年生于南投名间,就读台中一中时,举家搬迁丰原,就读间开始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并试写新诗、短歌与日本小说。当时,作家杨逵于学校附近经营花园,陈千武课后经常前往,与杨逵、叶陶夫妇一起劳动,畅谈文学,这段经验,对于他日后文学观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影响。而作家张文环,也是陈千武特别怀念的文坛前辈,他的提携与照顾,使青年时期的陈千武,毅然决然地发愿走上文学之路。陈千武就读台中一中五年级时,正好逢上日本政府积极推动「改姓名运动」,透过各种管道利诱威吓,改台湾姓名为日本姓名,陈千武在台中一台校内开始带头反抗此政策,因而遭到学校以留校查看惩处,其后陈千武被记以操行成绩丙等毕业,无法继续升学。毕业后,入台湾制麻会做机械工,次年即被徵调为“台湾特别志愿兵”,前后四年,经历太平洋战争,并成为战俘,辗转于南洋群岛的战场与集中营,至战后一年,一九四六年,被遣返台湾。这次战火经验,不仅在陈千武的左手臂上留下永远的伤痕,同时也一生烙印在这个殖民地子民的心中。一九四六年六月,即吴浊流创刊(台湾文艺)之后两个月,陈千武鉴于台湾新诗园地的缺乏,与中部作家詹冰、林亨泰等人创设「笠诗社」,发行同人杂志(笠诗刊),为战后本土诗社的先声,至今仍在持续发刊中。一九七六年,陈千武创办台中市文化中心,成为台湾各地文化中心的滥觞,该中心其后改称<文英馆>,改名后,陈千武仍然担任馆长,至一九八七年退休。退休至今,陈千武仍然创作不辍,履行着自己的写作计划,同时担任静宜大学驻校作家,与青年学生在校园内谈诗论文,恍如当年自己与杨逵、张文环的忘年情感,激萌他不竭的创作动力。

评价:

 陈千武作为一个跨越世代及跨越语言的台湾作家,战后勤学中文,创作新诗、小说、儿童文学与翻译不辍,创作力丰富。曾获吴浊流文学奖、洪醒夫文学奖等多种奖项。着有诗集(妈姐的缠足)等多本,小说集(猎女犯),最近改题为(活着回来),重新出版,该书包含十五个短篇小说,是台湾志愿兵活生生血淋淋的太平洋战争经验,同时也是一个作家对于战争、人性,以及生命本质深沈的思索。


作品:

《若樱(与赖襄钦作品合集,日文》《花的诗集 (日文)》《不眠的眼》《密林诗抄》《野鹿》《剖伊诗稿》《妈祖的缠足》《安全岛》《爱的书签》《东方的彩虹》《写诗有什么用》《陈千武作品选集》《祷告》《搭乘木筏船》《陈千武精选诗集》《透明相思(华、日对照)》《缤纷即兴诗集》《拾翠逸诗文集》《吾乡诗画集》《暗幕的形象》《富春的丰原》《猎女犯》《台湾原住民的母语传说》《我国台湾地区民间故事》《槟榔大王迁徒记》《台湾平埔族传说》《猎女犯》(台湾特别志愿兵的回忆)《陈千武集》《情虏》《现代诗的探求》《诗思随笔集》《现代诗浅说》《台湾新诗论集》《诗文学散论 》《诗的启示》《诗走廊散步》《艺文沙龙》《童诗的乐趣》《儿童写给母亲的诗》《海流1﹒2﹒3集》《我心目中的爸爸》《小学生诗集(一至四集)》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