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取向】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建構取向

拼音

jiàn gòu qǔ xiàng

怎么读

【建构取向】的意思和解释

【建构取向】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建构取向(Constructive approach)

目录

前导

俄国心理学家维高斯基对学习与儿童发展关系的看法,近年广受各方重视。维氏提出近摄发展区的观点,即是儿童(学习者)独自作业实际的水准,与潜在的发展水准间的距离,可透过成人(教师或家长)或其他有能力的同侪的协助而缩减。另方面,他认为学习如思考,有主动建构的涵义,是计划或策略地联结新讯息到先备知识的活动;学习不仅是个人的事,还要重视社会脉络,要由环境的角度去设计,并透过人际经验的发展维持。
维氏的观点影响社会建构论,事实上要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下定义并非易事,因为激进的建构论与社会建构论的主张颇为分歧。然其共同主张大抵包括:人们知识形成是主动建构而非被动接受;知识并非真理而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知识有其发展性并非一成不变。

对传统教学的三项批评

1.还原主义(reductionism)
认为教学设计受系统理论影响,用模式简化系统成分间的关系,然这种还原仅能解决简单的教学问题,对于复杂的问题却未必奏效。
2.决定论(determinism)
教学设计认为人类行为是可预期的,透过教学安排可决定学生的表现。但建构论以为人们以独特的方式学习,个人无论先备知识、学习风格、动机等皆有差异。再者,学习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在许多条件混沌未明的情况下,很难预测学习结果。
3.复制性(replicability)
教学设计认为精心设计的教学是可以复制的,建构观点则以为每一个学习对象或教学工作皆有其独特性,质疑教学复制的可能性,认为即或修正先前模式,也未必有效。

总结

建构观的批评是否使得教学设计陷于动弹不得的困境?实则不然,一方面教学设计本身观点也在演化中;另方面,教学上具可行性的应是社会建构观,也就是强调社会支持、师生同侪的协力合作,而不是既不要教师,也不须学习目标,听任学习者自行建构的激进建构观。换言之,建构不是听任学生自行摸索,而是师生同侪互动的结果,在此过程仍需教师的启发、协助、指引。综合言之,建构观对教学设计的启示如下:
1.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强调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
2.强调「学习伙伴」、「同侪支持」的重要性,鼓励小组协力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透过讨论、沟通等社会协调过程,达到意义分享,建立较客观的学习成果,终至责任移转至学生。
3.教师的角色由知识传授者,转为提供鹰架与社会支持的学习促进者或教练,以发展学生潜能。

关键字

中文关键字:建构取向
英文关键字:Constructive approach

参考资料

黄政杰着。教学原理,2011年初版,页81-83,师大书苑有限公司。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