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分析法】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活動分析法

拼音

huó dòng fèn xī fǎ

怎么读

【活动分析法】的意思和解释

【活动分析法】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目录

活动分析(activity analysis)

内容

是巴比特用以设计课程的方法。此分析方法,以生产为譬喻,以社会为导向。
课程的目标在使学生能有效履行人生活动。只要逐步分析人生活动至最小的行为单位,目标即自然显现。
首先为学校提供一组完整而明确的终结目标。
课程编制者是社会的代理人,采用科学方法,发现终结目标作为课程设计时的指引。
此课程设计方法由人类活动的发现开始,经由特殊活动的分析、课程目标的获得和选择,到课程的建立,是一连串有系统的工作。重点如下:

  1. 社会是一既存体,教育是为了准备个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的一份子而存在的。
  2. 教育的目标应由社会中去寻找,教育是社会的代理机构。
  3. 人类在社会中的生活,无论如何变化不居,总不外履行特殊的活动,为生活而准备的教育即在准备儿童及青年具备履行这些活动的能力。
  4. 人类的活动只要运用科学方法加以分析,是可以发现的。
人类经验分析
  • 活动区分为一般方式(normative manner)和个殊方式(idiosyncratic manner)。前者为大多数成员之共同部分,后者为个别成员的独特成分。
  • 强调社会的大多数「事实」或「现状」,而非个人对于社会需求的「主观判断」或「规范性主张」。
  • 课程设计者在此所担负的职责为「教育工程师」(educational enginner)
特殊活动或特殊工作的分析
  • 认为在各个活动领域内的特殊活动下,有的是正常生活中,学生便会有足够的学习和体验;有的是学校以外的机构应负责提供学习机会;其余的部分才是学校应该挑起的责任。
课程目标的获得
  • 由整体分析为部分,再由部分分析为细节,不断持续下去,成为一个头重脚轻的金字塔形状。
  • 教育人员只要提供学生各部分的学习活动,最后各部分的学习,即总和为整体,学生便可以有效履行人类活动。
总述

巴比特以社会需求为主,其次顾及儿童能力,选取适合的学科教材,以达成课程目标。儿童及青年的需求及各学科之内容只是可用来达成目的的工具而已,并非是课程设计的主要出发点。

参考文献

黄政杰(2012)。课程设计。。22-30。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