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拼音

tā rén yǒu xīn yǔ cǔn duó zhī

怎么读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意思和解释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意谓他人的心意,我可以揣度出来;语出〔诗经·小雅·巧言〕。〔韩诗外传·卷四〕举述一则齐桓公的故事,来阐发这句诗的意义。有一回齐桓公单独和管仲谋画攻打莒国,后来居然整个国都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桓公问管仲为什么会这样,管仲认为可能跟东郭牙有关系。桓公把东郭牙找来,管仲问东郭牙是不是他说出去的,他说是。管仲问他怎能知道要讨伐莒国的机密。东郭才说「我听说执政者有三种特别的表情,我凭着君王的表情判断而猜测到这件事。」管仲问是那三种表情。东郭才说:「欢欣喜悦是参加典礼、欣赏音乐舞蹈之后的表情;忧愁哀伤是遇到丧事的表情;勇猛亢奋是准备打仗的表情。凭着这样的区分,我就知道君王当时心里想着军事的大事。」管仲又问:「那你怎么知道目标是莒国呢?」东郭牙回答说:「我看你的手指向东南,又观察你的嘴型,因而判断是莒。」桓公说:「很好!〔诗经〕上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东郭牙说:「人的眼睛是心意的表徵,言语则是行动的标示。智者对别人的心意,不必刻意探察就能知道。观察外貌,注意表情和指向,仔细分辨判断,对别人的心意就可充分了解了。」
      在〔孟子·梁惠王上〕中,齐宣王问孟子,要有怎样的德行,才可以王天下?孟子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宣王又问:像我这样,可以保民吗?孟于说:「可以。」齐宣王又问:何以见得?孟子说:「臣闻之,胡齕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王曰:「有之。」孟子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孟子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孟子说:这就是仁术,因为君王见牛未见羊也,接着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宣王很高兴地说:「〔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这段话上文是齐宣王请孟子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孟子先说孔子之门,不讲述那些靠武力和权术称霸天下的人,只讲行王道的仁政。并根据听人说宣王的一件事,推论宣王有仁心,当然可以行仁政,就是要把牛换做羊去祭钟的这件事。这件事使齐国人以为宣王吝啬,舍不得杀牛祭钟,而换一头羊。孟子说是因为宣王当时只看见牛,想到牠被杀时的惨象,却未看见羊,没想到羊被杀时也会发抖,因为君子对于禽兽,喜欢看见牠活着,不忍看着牠死去;听到牠临死时的哀鸣,就不忍心吃牠的肉,所以君子总是尽量地远离厨房,以避免看到这些凄惨的景象,主要的是有不忍之心。
      齐宣王听到孟子的解释,非常高兴,就引用〔诗经·小雅·巧言〕的这两句话赞美孟子对人的了解,深入人的内心,回想起来,当时自己确是不忍见牛因被杀而恐惧发抖,并没想到会引起人的误会。又问孟子何以会了解自己的心情,又何以断定自己能王天下。
      孟子说有仁心,就可以施仁政,那么就可王天下,如果不能完成王业,是因为不肯施恩于民,就像「为长者折枝」这么简单的事,如果说做不到,是因为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用以鼓励宣王推行仁政。

--作者:张鍠焜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