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府本】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內府本

拼音

nèi fǔ běn

怎么读

【内府本】的意思和解释

【内府本】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版本学上指由皇室内府刊行或抄写的书籍。不仅印刷精美,而且字句的校勘也都相当精良,如明《司礼监刻本》、清《武英殿刻本》、清《四库馆抄本》等即是。
【内府本】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皇室内廷刻印的图书称为内府本。明代内府刻书,由司礼监所属的经厂刻行,称为经厂本。清初,入关之后,内廷成立修书馆,组织翰林修书,由原明司礼监经厂的刻书工匠承刻。顺治一朝所刻书籍,大都保留晚明经厂刻书、装潢之风貌。康熙初年,内三院撤消,成立由上三旗包衣组成的总管内务府,刻书之事,则由内务府属下之武英殿造办处承担。康熙19年(1680),设立武英殿修书处于浴德堂,加强了内府刻书之能力,但仍在武英殿造办处属下。内府刻书,不惜工本,特别是刊刻历朝[圣训]、[御制诗文集]等有关朝政的重要典籍更是如此。从购买版片、纸墨等物料到挑选工匠以至写刻、刷印、装潢的标准,皆有严格要求。每刻一种重要典籍,都要购买数以万计的梨、枣木版片。校刻之书籍,多请名手精写上版,细心雕刻,以上等纸墨刷印而成。字体工整端秀,刻印精绝,形成特有的风格。清金埴云:「内廷御籍,多命曹寅督办,其雕镂之精,胜于宋版。」康熙50年以后,内府编刻图书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不仅种类多,卷帙浩繁,刷印技术也全面创新。如[古文渊鉴]、[御制耕织图]、[万寿盛典初集]等,是当时五色套印和版画艺术的优秀代表作。雍正7年(1729),正式改武英殿造办处为武英殿修书处,成为清内府刊刻书籍的专门机构。其间,除完成康熙帝遗留下来的未就书籍,还充分利用清宫积蓄的大量文献档案资料,编纂[朱批谕旨]、[上谕内阁]等史书,编辑了[子史精华]、[骈字类编]等类书。自顺治以迄宣统(1644-1911)约300年间,据不完全统计,清内府修书多达700余种,武英殿修书处共承刻书籍约占半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编刊之书籍居其总数的1/3。

--作者:沈津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