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考】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朝考

拼音

cháo kǎo

怎么读

【朝考】的意思和解释

【朝考】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科举时代新进士于引见前,由皇帝再考试一次后授职,称为「朝考」。名列前者为庶吉士,次者分别为主事、中书、知县等。
【朝考】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朝考,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元年(1723)谕,新科进士于引见之前,先行考试,如其学问,再行引见选拔,庶人才不致遗漏。考试题目,将诗文四六各体出题;视其所能,或一篇或二三篇,或各体皆作,悉听其便。乾隆六年(1741)覆准,嗣后新进士朝考坐次,令监试王大臣临朝酌派,诗韵不准自带,以武英殿本给发。三十六年奏准,乡会科场及各项考试,嗣后各遵定式,排律止赋一首,以肃成规而符体制。嘉庆二十二年(1817)谕,向来新进士朝考,以论、诏、疏、诗四项命题,其诏题多系拟古。朕思士子文艺,试以论、疏、诗三项,其优劣已可概见,拟作古诏,不过临时强记,敷衍成篇,况可拟古诏,本属无多。历科命题几遍,嗣后新进士朝考,着裁去诏一道,以论、疏、诗三项命题,着为令。……道光二十一年(1841)奉旨,嗣后新进士朝考阅卷,着照覆试之例,拟定一二三等进呈。同治元年(1862)奉准,本年新进士朝考,改于五月初八日举行。
      又〔清史稿校注.选举志三〕载:庶吉士之选无定额。……(顺治)九年(1652)……按直省大小选庶吉士。……康熙间,新进士得奏请读书中秘,辄以家世多任馆阁,或边隅素少词臣为言,间邀俞允。故自四十五年(1706)至六十年(1721)七科中,各省皆有馆选。世宗今大臣举所知参用,廷对后,亲试文艺。……(雍正)五年(1727),诏内阁会议简选庶常之法,寻议照雍正癸卯(元年)科例,殿试后,集诸进士保和殿考试,仍令九卿确行保举。考试用论、诏、奏议、诗四题。是为朝考之始。乾隆元年(1736),御史程盛修言:「翰林地居清要,……自保举例行,……额手弹冠,最便空疏之辈,宜亟停止。」报可。高宗谕禁向来新进士请托奔竞、呈送四六颂联之陋习,既慎校文艺,复令大臣察其仪止、年岁,分为三等,钦加简选。三年,罢大臣栋(拣)选例,依省分甲第引见,临时甄别录用。后世踵行其制。嘉庆以来,每科庶常率倍旧额,各省无不入选者矣。凡用庶吉士曰馆选。初制,分习清、汉书,隶内院,以学士成侍读教习之。自康熙九年专设翰林院,雍正十一年(1733),特设教习馆,颁内府经、史、诗、文,户部月给廪饩,工部供张什物,俾庶吉士肄业其中,尤为优异。三年考试散馆,优者留翰林为编修、检讨,次者改给事中、御史、主事、中书、推官、知县、教职。
      故朝考为殿试后新进士引见前之考试,选取文才兼优者,为翰林院教习馆之庶吉士,故又称馆选。其考试要以论、疏、诗三项命题,分三等进呈,例依各省大小考选。入选者为翰林院庶吉士,于教习馆中肄业经史诗文,并给廪饩、什物。清代每三年开科取士,故庶吉士入馆教习三年后,考试散馆,优者留翰林为编修、检讨,次者改给事中、御史、主事、中书、推官、知县、教职等官职。

--作者:叶宪峻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