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丧】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三年之喪

拼音

sān nián zhī sāng

怎么读

【三年之丧】的意思和解释

【三年之丧】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旧时孝服中最重的一种。如子女为父母亲、妻子为丈夫等要服丧三年。《左传.昭公十五年》:「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论语.阳货》:「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三年之丧】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三年之丧」指服丧期限三年的丧礼。因丧礼是衡量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浅厚薄,配合内心情感的创痛程度,而藉以制定的一套礼文制度。三年之丧正是为最深最重的痛苦所制定的最高极限。据〔礼记.三年问〕云:「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故曰:无易之道也。创钜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文中所说父母丧亡,哀痛最甚,再也无心享受,所以穿粗麻、拿丧棒、住草棚、吃粗粥、睡草堆、枕泥块,作为表达及宣泄痛苦的方式。
      所谓三年之丧,实际上只有二十五个月,已跨入第三个年度,所以号称三年。古圣先王认为以三年为节度,一方面适度表达内心哀伤,一方面帮助孝子面对现实,逐步收敛悲哀,克制痛苦,逐渐恢复到正常生活,才合乎中庸之道。故〔三年问〕云:「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故先王焉为之立中制节,壹使足以成文理,则释之矣。」而孔子则认为小孩三岁后才能脱离父母怀抱,故当父母去世时,子女应回报父母那最辛苦的三年恩德,故〔三年问〕又引述孔子语云:「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是专就子女为父母服丧说明。此外,丧期三年亦有在其他情况行之者,因丧服有五种等级,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差别是在麻的粗细;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种,上衣下裳都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裁剪后不缝边,使断处外露,用以表示哀痛至极,无心修饰。在古代凡诸侯为天子,臣为君,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女子为父等情况,都服斩衰,丧期都是三年。齐衰亦有服丧三年者,如父卒为母,母为长子。但这些事例多是农业社会时衡量尊卑所定的制度,后代生活状况改变,已逐渐淡化。

--作者:陈章锡

【三年之丧】 图片鉴赏

三年之丧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