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康有為

拼音

kāng yǒu wéi

怎么读

【康有为】的意思和解释

【康有为】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人名。(公元1858~1927)字长素,改字更生,晚年又字更甡,清学者及政治家,南海人。治经以今文为宗,旁采当时流行的西洋学术思想,自成一家言。光绪二十四年,以工部主事赞德宗行新政,失败后亡命日本,组织保皇党;民国成立后,谋复辟,迄无成。着有《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大同书》、《春秋董氏学》、《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孟子微》等多种。
【康有为】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长素、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广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


康有为是清末一位重要书论家。由于特殊时代环境,及康氏个人强烈政治倾向,致使其书学论着(广艺舟双楫)充满鲜明异彩,因而和历来书论专着大相回异。有见于此,本论文为要全面且完整地理解康氏之书论,先从清代书法发展概况,作一概括式之鸟瞰,再配合康氏学术思想背景,以此为线索,即可切入康氏书论之全面架构。


来自

【康有为】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戊戌政变后,易号更生,晚号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生于清咸丰八年,卒于1927年,广东南海县人,所以又称为康南海或南海先生。
      其家学渊源,可说世以理学传家,父亲、祖父、高曾祖等对于朱子之学相当有研究。他幼时即很聪明,六岁入私塾,随祖父赞修受教,习程、朱理学。十八岁时追随粤中大儒朱次琦为师,在六年期间对于经史义理辞章等都下功夫钻研。朱次琦死后,康有为在广州认识川人廖平,受其影响,乃专攻公羊学。光绪八年(1882),康有为参加顺天的乡试,没有录取,在返回广州途中,经过上海,买了很多江南制造局和西方教会所翻译的书,于光绪九年至十三年间在南海西樵山自学五年,奠定他的科学知识与对于西方学问的基础。
      光绪十七年(1891),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办长兴学舍,亲手订〔长兴学记〕作为学规,分为学纲、学科、科外学科三方面。学纲是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四言为纲。在四纲之下又规定若干学门,分属于德育、智育、体育;认为学习应以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而体育则不可忽视。光绪十九年,长兴学舍扩大为万木草堂,当时追随他学习的人包括陈千秋、曹泰、梁启超、韩文举、梁朝杰、王觉任、麦孟华、麦仲华、徐勤、马镜如、张伯桢等,都是一时的隽秀。直到光绪二十四年被清政府下令封禁辍讲为止,康有为在广州办学前后历经八年之久,培养一批维新变法的人才。他把教育事业当作改革政治活动,救亡图存,振兴中国的重要手段,曾说:「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极于教育。」
      光绪十九年,康有为中广东乡试,次年入都会试,未获录取。当时他所着〔新学伪经考〕被认为有惑世诬民、非圣无法之嫌,所以被禁阅,甚至差点被焚毁。光绪二十一年,与其弟子梁启超一起赴京应试,当时中日〔马关条约〕已协议,并即将签订,康有为闻之大愤,与梁启超等人联名上书清廷,请拒签和约,迁都练兵,变法图强,也就是当时所谓的「公车上书」,但可惜无法上达。当年康有为试中进士,又曾屡次上书请求变法,前后七次,但大臣不肯代为上奏,所以都没有机会表达他变法的理想。其后在京师创强学会、发刊〔强学报〕等鼓吹变法,开创学会风气之先。
      光绪二十三年,德国强租胶洲湾,康有为再由广州到北京,极力陈述变法之紧急性;虽然工部不肯代为上书,但其书奏已传遍京都。次年即戊戌年,翁同龢等人将其推荐给德宗,德宗询问其有关变法的事,并阅读康有为的上奏及着作。康有为曾指出:「尝考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理勤学。」又说:「日本之骤强,由兴学之极盛。其道有学制,有书器,有译书,有游学,有学会,五者皆以智其民也,缺一不可。」在向德宗的建议中便说:「请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乞下明诏,遍令省府县乡兴学,……其事至繁,非专立学部,妙选人才,不能致效也。」可见他是把办教育、培养人才作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国的重要手段;并且也建议设立「学部」来统管一切的教育事务。德宗大为感动,因此决定变法维新,废八股,改革科举考试制度,立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等,以奠定新教育的基础。
      「变科举,兴学校」可说是康有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变科举、废八股的目的是认为传统封建式的制度,无法选拔可用的人才,因而力陈八股之害,主张「内讲中语文学,以研经义国闻掌故名物,则为有用之才;外求各国科学,以研工艺物理政教法律,则为通方之学」。而兴学校的目的是力求仿效西方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以改良中国的教育,康有为要求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建立新式学校,提议将书院和祠庙改为学校,把庙产变为办学经费,并鼓励乡绅捐款办学。但是康有为的维新运动受到守旧大臣的反对而失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戊戌政变」。康有为由英舰保护逃出,先到香港,再亡命到日本、南洋、欧美各国,前后亡命海外共十六年,1913年(1913)才返国。1917年与张勳等人拥清逊帝复辟,失败后,避居美国使馆,由美公使派员护送出京,次年获得赦免。1926年,在上海设天游学院,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卒于青岛,享年七十岁。
      康有为在所着〔大同书〕中,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的教育制度;认为理想之世界,自六岁至十二岁,无论何人,皆当一律受教育,如是久之,则人类之智德,可以渐至平等,世界始可渐趋大同。在「大同社会」里,设有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分阶段进行教育,是一套系统完整、前后衔接一贯的学校教育制度,人人都能普遍受教育,并且是男女平等享受的教育权利。也重视少年儿童智、德、体等各方面不同的发展与不同阶段年龄生理、心理特徵;还强调选择教师与校舍环境设备之作用等。这些见解符合今日许多的教育、教学原理,在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康有为对于教育的主张,从长兴学舍到万木草堂,反映了中西并重的特点,正也是那个时代的需求。对于学校教育除以孔学、佛学、宋明理学为体外,并以史学、西学为用。他把西学引入各级学校,对于当时的教育革新有很大的影响。
      康有为于光绪十八年着〔新学伪经考〕,光绪二十年着〔孔子改制考〕,其立论根据皆受廖平见解影响,而本于公羊学说。其他着述甚多,包括〔孟子微〕、〔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孟子大义〕、〔春秋公羊传注〕、〔春秋董氏学〕、〔礼运注〕、〔论语注〕、〔中庸注〕、〔广艺舟双楫〕、〔戊戌奏稿〕、〔光绪圣德记〕、〔欧洲十一国游记〕、〔丁巳要件〕、〔南海先生诗集〕、〔共和平议〕、〔康南海自编年谱〕、〔康子内外篇〕等,他的门人张伯桢并曾将其编为〔万木草堂丛书〕流传于世。

--作者:杨英邦

【康有为】 图片鉴赏

康有为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