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鸣盛】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王鳴盛

拼音

wáng míng shèng

怎么读

【王鸣盛】的意思和解释

【王鸣盛】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王鸣盛(1722~1797)字凤喈,一字礼堂,自号西庄,晚年改号西沚;清江苏嘉定人。二十六岁中举,三十三岁与妹婿钱大昕同成进士;三十七岁擢任侍讲学士,次年充福建正考官,旋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四十二岁以母丧父老告归;此后卜居苏州,主讲震泽书院,并以诗文着述自娱。嘉庆二年卒,享年七十六岁。
      鸣盛学贯经史,着述闳富,为乾嘉时期闻名学者;自认学术力作在经部有〔尚书后案〕,史部有〔十七史商榷〕,子部有〔蛾术编〕,集部有诗文,而这当可概括他一生的学术成就。鸣盛在世时以经学名声最盛,他与吴派宗师惠栋处于师友之间,尊汉学,宗郑玄,推崇郑玄为集仲尼弟子以来大成者。对于戴震为首的院派「实事求是,不主一家」的态度深表不满,乃于二十四岁时草创〔尚书后案〕,至五十八岁完成,论点是为了证实郑玄汪〔尚书〕各篇实为孔壁真古文,藉以抬高郑玄地位。此书的学术贡献是存古、辑佚,因他遍观群书,蒐罗郑注,若有残缺,就取马融、王肃传疏来增益之,又作案语以释郑义,因此奠定了其经学家地位。
      鸣盛所着〔十七史商榷〕,系对〔史记〕以迄〔五代史〕,宋代所汇刻的十七史,为其改伪文,补脱文,去衍文,又举其中典制事鍈,诠解蒙滞,审核踳驳,以成是书。此书在清代学术史上有重要地位,价值远超过〔尚书后案〕;尤其议论淹洽,颇具见识,加上实事求是,确有真知灼见,对史地的特点和沿革也用心考证。又主张直书其事,反对曲笔,要求史事明晰,特别是称赞班固和范晔在〔汉书〕、〔后汉书〕中的直笔精神和史识;更指摘〔晋书〕中曲笔回护司马氏,批评〔南史〕记录荒诞事迹,及〔新五代史〕的模仿春秋笔法等。上述诸多观点和结论,都受到后世学术界的认同。
      又,子部着述〔蛾术编〕,仿宋代王应麟〔困学纪闻〕及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取平时着述汇为一编,分十门,所论述以经义、史地、小学为主,旁及人物、制度、名物、诗文,网罗繁富,六艺百氏,旁推交通,靡弗洞畅。书中特点在于阐述自己的学术宗旨,是以目录学为基础,以经学为专攻,以文字训诂为门径;内容在于表彰郑玄之学,并对自己生平着作加以补苴、订误。
      鸣盛不仅能文,且有诗名,诗坛盟主沈德潜选编〔江左七子诗选〕,即将王鸣盛收录其中,称赞他作诗无意求工而不能不工,而当时王氏才三十二岁。他作诗初时不主一家而卓然自成一家,晚年宗仰晚唐李商隐,作品颇能反映思想的深度,例如〔猛虎行〕一诗,指斥人间尔虞我诈,具有猛于虚的机心;〔采煤叹〕一诗,同情处于社会底层的西山采煤工的辛苦。
      王鸣盛少时富有诗才,又取精用宏,致力于经史,无论在史才、史学、史识上都有一定成就,对于典章制度、历史地理、文字校勘方面的考辨结果,都有重要的价值,为有清一代重要之经史学者。

--作者:陈章锡

【王鸣盛】 图片鉴赏

王鸣盛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