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道德教育

拼音

dào dé jiào yù

怎么读

英语

Moral Education

【道德教育】的意思和解释

【道德教育】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以陶冶受教者道德理想,并促进其道德实践为目的的教育。
【道德教育】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道德教育(moralische Erziehung)

道德教育是人格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在其所着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到,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具有道德品格的人。另一位德国教育学家史密特-科瓦奇克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经由意识型态的反省批判,促成主体的启蒙与解放,进而培养具有道德性的人,由此可见道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德国教育学家麦尔主张:道德教育是一种协助他人形成道德性人格的行动,主要指向受教者的人格,目的在于促进道德性的形成。这种道德性也就是一种道德气质,包括道德认知能力与行为习性。有监于此,许多教育学家相继投入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希望建立有效的教育理论,以改善道德教育的实际。
因此,在德国逐渐形成一门研究道德教育问题的学问,称为道德教育学(Moralische P?dagogik)。道德教育学又称为价值教育学(Wertp?dagogik),主要在探讨道德教育的基本观念、目标设定、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教育的课程教学和实施等问题,提供教师作为参考,以协助青年成为一个独立、成熟和自律的人。德国教育学家康德曾在其《教育学演讲录》中倡议将教育作为一门学术家以研究,同时设立实验学校进行教育研究,以系统地建立教育理论。康德主张教育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消极的教育,就是训练;只有在学生犯错时才使用。另一种是积极的教育,属于文化的教导。康德的道德教育理论奠基于其《道德形上学的基础》、《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的形上学》之上。

关键字

中文关键字:道德教育
英文关键字:moralische Erziehung

参考资料

欧阳教着。教育哲学,1999年初版,页242-243,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道德教育】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道德」的意义 ,据朱熹说:「道,犹路也,事物当然之理,人所共由,故谓之道。行道有得于身,故谓之德。」〔张子正蒙·至当〕说:「循天下之理之谓道,得天下之理之谓德。」所以,「道」是存在于宇宙万事万物之间的道理,像一条真理大道,人如果能够明白道理、遵循道理,依此真理大道而行就是「德」。「道德」两字合称,含有「行道有德(得)」的意思,同时涵盖道理与实践的双方面。如何透过教育的历程教人明白道理、实践道理,则是「道德教育」探究的重点。
      根据〔大戴礼记·主言〕记载:「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大学·经一章〕也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都说明了「道」必先「明德」的道理,也就是先教人具有明辨是非善恶的理性,才能避免天生本具的虚灵不昧的善性受到恶劣环境的污染或引诱。即是人必须光体认「道」,再透过实践而成「德」,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逐渐形成个人的道德价值观,以期许自己朝向「止于至善」的境界迈进。
      中国古代早有实施道德教育的事实,根据〔虞书·舜典〕所载,舜因见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就请契担任教导人民礼义的司徒官,教人民「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伦之道。〔周礼·地官司徒第二〕记载了大司徒以「乡三物」来教化万民的事实:第一是「六德」,就是知、仁、圣、义、忠、和;第二是「六行」,就是孝、友、睦、婣、任、恤;第三是「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地官司徒下〕则说明师氏对于王世子及公卿大夫的子弟们施以三德(至德、敏德、孝德)、三行(孝行、友行、顺行)的教导。
      西方早期则有苏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提出「德即知」(virtue is knowledge)的观念,认为行德必知德;知善必能行善。知识本身即是善德,而且知识是可以教授的,因此品德也可以透过教育而有所改变。此外,苏氏也注重正确意念的锻练,以使人知善而能行善、知羞耻而能预防自己为恶;强调从灵魂中培育「克制」的德性,不要成为逸乐的奴隶,还要从克制中学习理性的辨别能力,以获得满足与快乐。柏拉图(Plato, 427~347 B.C.)强调真正的教育是德行的教育,使学童成为良善的公民。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主张从小培养孩子刻苦、节制的习惯,通过习惯来培养其灵魂,使他们不仅知德,也能行德。
      再以美国当今颇具影响力之道德哲学家弗兰基纳(William K. Frankena, 1908~)为例,他认为「道德」是个人理性的自我指导与自我决定的过程,目的在培养个人的「道德观」。因此道德教育是一种「自我训练及自我教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要尊重别人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并时时省察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对别人的生活造成影响等。时时省察、思考的目的在让个人充分了解道德的意义,以促成个人的道德觉醒,进而在行动时也能秉持道德原则,以培养「自律」的道德。
      中外皆以个人能涵养「自律」的道德气质为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与理想。然道德如何具体落实于教育历程中,实属不易。如〔教育国际百科全书〕(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指出:「道德教育提供个人自律经验获得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的提供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也就是必须放弃某些理念,而透过直接教学来传送某些价值。但是在自尊、自律条件下的道德教育仍有其矛盾:必须使年轻、无知、未成熟的年轻人有主动行使道德、理解和辨明道德原则的能力。可是一个人如何同时预先假定自律,而且又相信教育的要求是合理正当的呢?因此,教育的意向多少与其企图改变、影响者有关联。」可见道德教育的施行确有困境。现在就对其研究取向、目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等项叙述如下。
      在道德教育的研究取向方面,欧瑟(F. Oser)与亚索夫(W. Althof)曾归纳为四种取向:
      1.浪漫取向(romantic approach):受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影响,以夏山学校(Summerhill School)为代表。这个取向视儿童为善良的,但是社会是邪恶的,因此儿童必须受保护,以免被社会影响而误导。
      2.性格教育和价值转换的技术取向(technological approach):把儿童视为一个必须被许多内容填满的空壳子。
      3.郭尔保(Lawrence K?hlberg, 1927~1987)的进步取向(progressive approach):认为经社会对个人失衡的影响,会促使更多的道德自律。
      4.论述取向(discourse approach):由于儿童一开始就参与道德问题解决过程,因此习得道德义务。
      就德育目的而言,以培养道德认知、涵养道德情操与锻练道德意志为目的。道德认知的培养,乃在教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认识人生的理想生活;道德情操的涵养有助于适当的情感表现;道德意志的锻练则使人不畏艰难困苦、坚持目标勇往直前,意志的锻练虽然困难,却是教育责无旁贷的任务。
      次就德育目标而言,何秀煌在〔人性、记号与文明:语言、逻辑与记号世界〕一书中将德育目标区分为三:
      1.养成个人的道德合群性,以建立社会的道德秩序。
      2.促成个人道德的觉醒,以发展道德的自觉和反思,养成道德的判断和批判能力。
      3.建立道德品格,培养道德自许,完成道德自律,使自我成为道德的整体。
      再就德育内容的涵盖范围来说,欧阳教曾在〔德育原理〕一书中提出三个重点:
      1.课程的价值取向:使学生能爱自己、爱家庭、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 ,因此教材应以基本的 「知善行善」、「知恶去恶」的原则,贯彻于整个修已、善群,以及止于至善的教材内容或教育过程中。
      2.教材的认知结构:宜配合道德认知的发展,从「无律」、「他律」到「自律」。先从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训练与培养做起,接着进入「德行的具体实践阶段」,最后辅以「道德原理原则的分析判断与认知」,从而修练乐善好施、知行一致的道德气质。
      3.教材的组合方式:应朝「多科际整合」的理想迈进,尝试从多种学科的角度来阐释道德教育。
      至于德育的指导方法,由于涉及「价值选择」问题,因此不能仅止于知识观念的传授与抽象方法的教导,还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实际体悟、真正进行意识的省察。例如价值澄清法、行动学习法、反省思考法、欣赏教学法、演戏法等,是常用的方法。让学生从实际情感融入与角色揣摩中逐渐培养以理智控制情感,以情感激励理智,甚至还能以意志力维持理智与情感的调和。
      道德教育从培养个人的道德品格出发,进而创造幸福美好的社会。

--作者:陈雪丽

【道德教育】 图片鉴赏

道德教育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