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楚朝秦】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暮楚朝秦

拼音

mù chǔ cháo qín

怎么读

【暮楚朝秦】的意思和解释

【暮楚朝秦】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朝秦暮楚」。见「朝秦暮楚」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朝秦暮楚」之典源,提供参考。(一) 宋.晁补之〈海陵集序〉(据《鸡肋集.卷三四》引)战国异甚,士一切趋利邀合1>,朝秦而莫楚不耻,无春秋时诸大夫事业2>矣。而言辞始专为贤,雄夸虚张,听者为夺,虽义理皆亡而文章可喜,以其去三代春秋时犹近也。

(1) 邀合:迎合。
(2) 事业:指春秋时,士大夫以文章宣扬义理的胸怀。(二) 宋.晁补之〈北渚亭赋〉(据《鸡肋集.卷二》引)今我与客论古人则知迷属,有感而歔欷1>,岂不重惑也哉?仕如行贾2>,孰非逆旅3>?托生理4>于四方,固朝秦而莫楚,曾无必于一笑,尚何知乎千古!

(1) 歔欷:音ㄒㄩ ㄒ|,悲叹。
(2) 行贾:经商、做买卖。贾,音ㄍㄨˇ。
(3) 逆旅:旅馆、客舍。
(4) 生理:生活、生计。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朝秦暮楚」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一) 〈海陵集序〉是晁补之重要的文论之一,其中「朝秦而莫楚」句,源于战国时秦、楚为两个敌对的大国,地处两者间的韩、赵、魏等弱小国家,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立场摇摆,一下以秦国为侍奉的对象,一下又依附于楚国。当时的说客策士,也没有尊君爱国的观念,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各国间游走不定。晁补之认为这样的风气,连带的影响了当代文风,战国时的文人,不像春秋时代文人那样具有以尊君爱民为职志的胸怀,因此文章不再富含义理,而且出现许多夸大虚浮的部分。但虽如此,因为距离夏、商、周及春秋时代未远,整体看来,战国时代的文章仍是值得欣赏。后来「朝秦暮楚」这句成语从典源中摘出,用来比喻人心反覆无常。
(二) 北宋哲宗元佑年间,晁补之任齐州太守,在任期间,重修毁损已久的北渚亭,并为之作记,即〈北渚亭赋〉。文中除描述亭中所见景观,并以今古人物、历代事物的兴衰,寄寓对人生变化无常的感慨。宋代文人周密曾评论此文,认为晁补之这篇文章,就像苏东坡的〈赤壁赋〉,凭藉客观的地理环境,兴发文人主观的思绪情怀。此处引述〈北渚亭赋〉的这段文字,便是晁补之感叹仕宦生涯其实就像经商,总是居无定所、四处流离。也犹如战国时代的说客策士,周旋于各国之中,早上在秦国,晚上却又到了楚国,为求生计四处迁徙飘荡,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动向,对未来既是茫然又是无奈。后来,「朝秦暮楚」这句成语从典源中摘出用来比喻人东飘西荡,行踪无定。
书证
  • 01.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四.姚廉访》:「边塞,战争之地,得失无常。居人各顾家室,必怀首鼠,苟有失守,则相率以迎。暮楚朝秦,是其常态。」
  • 02.《花月痕.第八回》:「兼之内顾无虑,傥来常有,以此轻裘肥马,暮楚朝秦,名宿倾心,美人解佩。」(二)即「朝秦暮楚」。见「朝秦暮楚」(二)。
  • 01.明.张岱《石匮书后集.卷五.明末五王世家.总论》:「甲申北变之后,诸王迁播,但得居民拥戴,有一成一旅,便意得志满,不知其身为旦夕之人,亦只图身享旦夕之乐,东奔西走,暮楚朝秦。」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反覆无常。花月痕˙第八回:兼之内顾无忧,傥来常有,以此轻裘肥马,暮楚朝秦,名宿倾心,美人解佩。亦作朝秦暮楚。
【暮楚朝秦】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比喻反覆无常。《花月痕.第八回》:「兼之内顾无忧,傥来常有,以此轻裘肥马,暮楚朝秦,名宿倾心,美人解佩。」也作「朝秦暮楚」。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