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教】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全真教

拼音

quán zhēn jiào

怎么读

【全真教】的意思和解释

【全真教】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宋时,道士王重阳创立的宗教。主张儒、道、释三教合一,其教义劝人诵读儒教的《孝经》、佛教的《般若心经》和道教的《道德清净经》,以返其真,故称为「全真教」。元时极为盛行,至明清逐渐没落。 
【全真教】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全真教主张三教圆融、返璞全性,在金、元时期诞生于关中,后流布于北方。
      自宋偏安东南之后,关中先后沦于金、元铁蹄之下,迫使中原士人,苟全性命于乱世,遁入宗教;其中不少以气节着于世的关中学者,在两宋亡国的严酷形势下,不愿仕元之士大夫,均以全真教为托庇所。他们都抱有经世救世的精神,待机而动,不过当时为蒙古王朝鼎盛时期,而没有施展的机会。
      道教与佛教相比,理论显得贫乏,五千言的〔道德经〕是道教最基本的经典,「以清净无为为宗」、「以虚明应物为用」、「以慈俭不争为行」,是道教最原初的教义。迨汉、魏以降,所谓飞仙变化之术、黄庭大洞之法、太上天真木公金母之号,延康赤明龙汉开皇之纪、天皇太乙紫微北极之祀,乃至于丹鼎奇技、符籙小数,皆归于道教,直至唐、宋,上自皇帝大臣,下及文人学士,无不习尚,连五千言也被束之高阁,成为无用之具,造成了道教循末遗本的危机。
      重阳真人王嚞乃起而革除唐、宋以来道教的弊端,以道德性命之学倡为全真,洗百家之流弊,绍千载之绝学。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嚞抵宁海会见马钰,乃筑室马氏南园,题曰「全真」,全真之名,即由此始。
      全真教立教宗旨,主张三教圆融、三教平等、三教合一。王嚞指出:「三教者如鼎三足,身同归一,无二无三。三教者不离真道也,喻曰似一银树生三枝也。」强调三教随意演化众生,皆不离于道,以道作为三教统一的基础。
      金、元两代各家对「全真」这个名称,作种种解释。如完颜璹〔全真教祖碑〕中说:「摒去幻妄,独全其真者,谓全真。」姬志真说:「全性无亏,真元不妄,摭实去华,还淳返朴,即是全真。」虞集在〔道园学古录〕中说:「豪杰之士,佯狂玩世,志之所存,则返其真而已,谓之全真。」
      王嚞谢世后,马钰继王嚞为全真第二代;金宣宗之世,以马钰为首的七真,在关中和北方传教。迄丘处机出,在坚持全真本旨的前提下,变革了王嚞的立教初意,由背离金朝的民族意识,发展为热衷结交权贵,公开依附金、元政权;在元太祖时,更应诏西行,把全真教传至西域,全真教的宫观立于阿不罕山,并大葺祖庭,广达丛林,弘扬道法,使全真教达于全盛时期,使全真教在宗教组织上转变为正式道教,与正一派相互对峙,成为道教南北两大宗派之一。
      七真羽化之后,全真教随之中衰,元世祖统一南北后,全真教的返璞全性的说教,已不能满足思大有为于天下的忽必烈的政治需求。七真弟子虽极力振兴,已无法阻挡程朱思想北传后,取代了全真教的地位,再加其后一场佛道论争,终导致全真教走上由盛而衰的命运。

--作者:程运

【全真教】 图片鉴赏

全真教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