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譜牒

拼音

pǔ dié

怎么读

【谱牒】的意思和解释

【谱牒】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记述氏族世系的书。《史记.卷一三零.太史公自序》:「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也称为「谱第」。
【谱牒】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谱牒指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通常称家谱、族谱。它的名称和种类很多,如宗谱、家乘、支谱、世谱、世系录、通谱、总谱、会谱等。谱牒起源很早,在原始氏族社会中,以血绿亲属关系结合在一起,成为社会组织的基本聚居单位,即氏族公社。氏族成员出自一个祖先,他们因为血缘亲属关系,居住在同一地区内,因而出现许多的家族、氏族村落。每一氏族都有自己的名称和徽号,其目的在于保存和流传具有这一名称、徽号的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世系,以便区别于其他世族。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史记.夏本纪〕记述了夏朝世系,自禹至桀14世17帝。据〔殷虚卜辞综述〕,商代「表谱刻辞」有干支表、祀谱、家谱。两汉时期,编修谱牒之风,颇为盛行。汉司马迁以先秦谱牒作为写作〔史记〕的重要依据。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族望门第为重,郑樵〔通志.氏族略〕云:「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隋唐时,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度,开始以才选人,推行科举制度,任官不再以谱牒作为依据,谱牒的作用,渐趋下降。唐代的谱姓之学,史官撰述的较多,其中又以族姓为主,也有专论家史的。自宋以后,地方大姓之族谱较之前代,发生重大变化。官府不再组织修撰谱牒,也不再作为重要档案文献郑重保管(皇族玉牒除外)。谱牒作为家族档案,分散保存于地方大姓之祠堂或私人手中。士大夫及学者,十分重视谱牒,郑樵〔通志〕十二略,首着〔氏族略〕,对谱牒之学,推源序流,又把谱系细分为帝系、皇族、总谱、韵谱、郡谱、家谱6种。同时地方名族大姓,盛行修谱之风,形式和内容也有变化和发展。由于兵燹、火灾等原因,元明时期之谱牒,今已不多见。现存谱牒,以清代,民国为多,约40,000多种。较为完整的族谱,包括族规、族约、族产、谱系、传记、族人着述以及人口迁徙、氏族繁衍等,有详有略,可以弥补正史和方志之不足,故具较大史料价值。

--作者:沈津

【谱牒】 图片鉴赏

谱牒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