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科名

拼音

kē míng

怎么读

【科名】的意思和解释

【科名】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科举功名。《宋史.卷一五九.选举志五》:「昔者,科名多为势家所取,朕亲临试,尽革其弊矣。」《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请问人生在世,是祖父要紧?是科名要紧?」
【科名】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科名是「设科立名以取士」的简称,也就是科举制度的另一名称。由于科举制度是以考试录取人才,而考试则必须按照主考者需要人才的类别和应考者的学术程度分科,且应考者经考试录取之后又予以不同的名分,如秀才、举人或进士,故乃称为科名。
      科名的基本形式虽是以考试取才,但其涵义却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文化:中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有统一的文字和深厚的文化,主政者为求人民在观念上有基本的认同,举办制式的考试有其必要。
      2.政治:主试者多为中央及地方政府人员;政府为求人民对统治政策有适当的认识,所以举办考试。
      3.人事:是考试的直接目的,因为需要人才,所以举办考试。应考者大多数在考试之前已有文字与学识历练,经录取之后,大部分可成为行政体系中的基本人材。
      4.社会:在农业社会里,人民的社会流动性不高,一个普通百姓,要想提高他的身分不易,但知识和能力则是许多人可以获得的,而考试是一个管道,让人们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一个有能有为的统治者,必须要「治物长民」,也需要有知识和能力的人来协助治理,于是应考者藉以提高其身分和地位,主考者也能得到所需的人才。
      5.教育:历代的科举制度都和教育制度纠结在一起,参加考试的人都可以称为「准知识分子」,即受过教育的人。接受教育,要依靠个人的兴趣、天资、闲暇与勤奋,这些虽是属于个人的条件,却也一定要在适当的环境中才能形成。于是国学、乡学、官学、私学,就为教育提供了适当的机会。受过教育的人,有一部分在科名中获得肯定,并获得学以致用的成果。
      科名制度,始自隋大业二年(606),终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计在我国实行约一千三百年。

--作者:程禄基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