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打草驚蛇

拼音

dǎ cǎo jīng shé

怎么读

【打草惊蛇】的意思和解释

【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击打草丛以吓走蛇。比喻某甲受到惩戒,而使某乙、丙等知所警惕。※#语或本宋.郑文宝《南唐近事.卷二》。后用「打草惊蛇」比喻对付敌人时,行事不密,致使对方有所警觉,而预先防备。
典源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卷二》1>王鲁为当涂宰2>,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3>主簿4>贪贿于县尹5>,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虵(蛇)惊。」为好事者口实6>焉。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祖堂集.卷七.雪峰和尚》。
(2) 当涂宰:当涂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当涂,地名,或为今安徽省当涂县。
(3) 诉:告状、控告。
(4) 主簿:职官名。主管文书簿籍及印监。
(5) 县尹:职官名。一县的首长,此指当涂县尹王鲁。
(6) 口实:谈话、批评的内容。 〔参考资料〕 《祖堂集.卷七.雪峰和尚》师云:「老僧在仰山时,仰山拈经中语问大众:『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为什摩人说?』无人对。云:『养子代老。』借此问闍梨,闍梨作摩生道?」玄沙迟疑。师却云:「你问我,我与你道。」玄沙便问,师便向面拶身云:「掴!掴!」报慈拈问卧龙:「话是仰山话,举是雪峰举,为什摩雪峰招掴?」龙云:「养子代老。」慈云:「打草惊虵(蛇)。」
典故说明
在宋朝郑文宝所着的《南唐近事》一书中,曾记载这么一个故事:王鲁,南唐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当涂县的县令。他在任上时,贪污收受钱财。有一天,他在府里批示案件,其中有一个案件是地方百姓联名控告主簿贪收贿赂。王鲁看了吓一跳,事实上收贿的不只主簿一人,他也有份,于是在卷宗上批示:「你们虽然只是用棍子打草丛,但是我就像藏身在草丛中的蛇,已经有所警惕。」这件事一经传扬出去,成为好事的人取笑批评的话柄。后来「打草惊蛇」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行事不密,致使对方有所警觉,而预先防备。
书证
  • 01.《祖堂集.卷七.雪峰和尚》:「龙云:『养子代老。』慈云:『打草惊虵(蛇)。』」
  • 02.《五灯会元.卷一五.泐潭怀澄禅师》:「师一日见僧披衲,师曰:『得恁么好针线?』曰:「只要牢固。』师曰:『打草惊蛇作甚么?』曰:『客来须看。』」
  • 03.《景德传灯录.附录.天童宏智和尚疏》:「打草惊蛇之句,探竿影草之功。」
  • 04.《水浒传.第二八回》:「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 05.《西游记.第六七回》:「行者见了笑道:『妖怪走了,你还扑甚的了?』八戒道:『老猪在此打草惊蛇哩!』」
  • 06.《醒世恒言.卷二零.张廷秀逃生救父》:「如今若去,便是打草惊蛇,必被躲过,可不劳而无功,却又错了会试!」
  • 07.《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须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
  • 08.《醒世姻缘传.第八回》:「若只依了晁夫人之分付,据实学舌,倒也是打草惊蛇,他却又增添上了许些。」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打草惊蛇比喻某甲受到参惩戒,而使某乙知所警惕。后多比喻行事不密,使对方有所察觉,预先防备。水浒传˙第二十九回:空自打草惊蛇,倒乞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须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
【打草惊蛇】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语本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打草惊蛇比喻某甲受到惩戒,而使某乙知所警惕。后多比喻行事不密,使对方有所察觉,预先防备。《水浒传.第二九回》:「空自打草惊蛇,倒乞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须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
【打草惊蛇】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 比喻行事不谨慎,使对方察觉而有所防备。语本宋.郑文宝《南唐近事》。
      【造句】我们最好先按兵不动,免得打草惊蛇,反而着了他们的道儿。
【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目录
出处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故事

南唐时候,当涂县的县令叫王鲁。这个县令贪得无厌,财迷心窍,见钱眼开,只要是有钱、有利可图,他就可以不顾是非曲直,颠倒黑白。在他做当涂县令的任上,干了许多贪赃枉法的坏事。常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王鲁属下的那些大小官吏,见上司贪赃枉法,便也一个个明目张胆干坏事,他们变着法子敲诈勒索、贪污受贿,巧立名目搜刮民财,这样的大小贪官竟占了当涂县官吏的十之八九。因此,当涂县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个个从心里恨透了这批狗官,总希望能有个机会好好惩治他们,出出心中怨气。一次,适逢朝廷派员下来巡察地方官员情况,当涂县老百姓一看,机会来了。于是大家联名写了状子,控告县衙里的主簿等人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的种种不法行为。状子首先递送到了县令王鲁手上。王鲁把状子从头到尾只是粗略看了一遍,这一看不打紧,却把这个王鲁县令吓得心惊肉跳,浑身上下直打哆嗦,直冒冷汗。原来,老百姓在状子中所列举的种种犯罪事实,全都和王鲁自己曾经干过的坏事相类似,而且其中还有许多坏事都和自己有牵连。状子虽是告主簿几个人的,但王鲁觉得就跟告自己一样。他越想越感到事态严重,越想越觉得害怕,如果老百姓再继续控告下去,马上就会控告到自己头上了,这样一来,朝廷知道了实情,查清了自己在当涂县的胡作非为,自己岂不是要大祸临头!王鲁想着想着,惊恐的心怎么也安静不下来,他不由自主地用颤抖的手拿笔在案卷上写下了他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写罢,他手一松,瘫坐在椅子上,笔也掉到地上去了。  

解释

比喻做事泄密而惊动对方。

词意

相似:操之过急、因小失大

相反:欲擒故纵

造句

警方没有向媒体透漏这次的逮捕行动,是为了不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 图片鉴赏

打草惊蛇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